作者: 新田龍,(Viebeata) 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也在企業研習活動中任講師,教授【初次見面的溝通技巧】,【建立人脈架構】等課程,也在電視媒體上擔任評論家,並從事演講與寫作活動。本書的重點在於:如何利用第一次見面的數分鐘,和對方成為朋友,並建立彼此良好的關係。本書沒有任何艱深的技巧,談論的都是平時該具備的心態和想法,絕大部分的內容都與【心】有關,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
第一章 第一次見面的10種情景
如何在第一次見面的情況下, 讓自己先開口說出第一句話。
使用積極、正向的話語,察覺對方喜歡的話題,感受對方的反應,並要懂得回應對方的心情,而不是所說的話。
養成尋找對方優點的習慣,多去稱讚對方的優點,不要稱讚過頭、且不拍馬屁。
互相交換名片時,將對方名片當成他的分身,恭敬對待,從名片裡開始擴展話題。
交換名片, 跟互相交談過後,我們可以邀請對方一起吃飯或參加聚會,訂出一個期限,讓雙方朝著下一個階段邁進。
第二章 瞬間抓住人心,只需打招呼
和對方初次見面時, 打招呼『先下手為強』,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要由自己先開口,別低估打招呼的力量,為了加強人際關係的初次印象,是很有效果的,我們只要在面帶微笑,就可以吸引對方和我們交談。
先打招呼,在鞠躬行禮,會讓我們看起來恭敬有禮,要留下好印象,必須注意視線、手勢、仰揚頓挫,依據當下的狀況,來運用不同的聲音或節奏。
第三章 讓任何人想和你繼續下去
單純曝光效應法則,首先自己要先對他人懷有好感且釋出善意,在初次見面的幾分鐘之內,讓對方知道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一邊聊私事,一邊尋找雙方共通點或是可以引起共鳴的事物。
『聽』常給人一種被動印象,並非如此,其實體貼對方想說話的心情效果強大無比,只要一點點的關懷,就可以讓我們的印象加分。
對於說話者的發言,如果能使用具有自我風格的詞彙,來貼切表達自己的情感。
初次見面建立彼此關係之後,首先要做的是寄送至意的電子郵件或是感謝函,作者歸納了寄電子郵件的三個重點:
1. 在24小時內寄送出去。
2. 內容是原創的。
3. 能銜接下一個行動。
第四章 問對問題,由他炒熱話題
超級業務員的強項不是口才,不必想的太艱深,只需要用一看就明瞭的事物當話題,可以透過交談,向對方表達自己的體貼、關心、要察覺對方想聽的事情,以交流的方式來做分享。
提問要具體,不可以抽象,半開放式提問可以適度讓對方有具體的想像空間,使對方能夠掌握到自己想要說話的內容。
初次見面的準備功夫,作者建議要盡量先調查清楚對方的資訊,以下整理出交談中絕對不能出現的五種反應:
1. 無反應或是製造隔閡。
2. 人和話題反應都一樣。
3. 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4. 把對方當傻瓜。
5. 不適當的建議和插嘴。
溝通不僅是要傳遞訊息、從事社交活動,還要讓對方的行動符合我方的期望。
第五章 忽然的沉默,怎麼辦?
準備一分鐘的自我介紹,讓對方留下好印象,在日常會話中,要懂得說重點,別浪費他人時間,不僅如此我們還必須要懂得運用一些破冰的『梗』,可以讓雙方的談話得以順利地繼續下去。
遇到沉默時不要畏懼,沉默時正好可以整理思緒,在沉默的同時可以找尋同感和共鳴,也是正好可以放鬆心情的時間。但談話終究難免會遇到無話可說,這時候如果你還要需要其他話題,可以嘗試靈活運用作者準備的一些聊天題材:
氣候:天氣、寒冷、炎熱、白天時間的長短。
喜好:興趣、假日的休閒活動。
新聞:最近的焦點新聞、八卦、周遭所發生的事。
旅行:旅行計畫、喜歡的地方。
熟人:共同的朋友、認識的人。
家人: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
健康:運動、健康法、壓力消除法。
工作: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職場甘苦。
食衣住:食物、時尚、住處。
養成表達感謝、感動、關心的習慣。
第六章 如何對付『否定』
1. 注意『內容』與『脈絡』。
2. 無論如何不要使用否定語句。
3. 說好話,好事就會降臨。
4. 有人提供建議,就立即行動。
5. 談話必須有『可以分享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