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作者為verygood整理咨詢公司代表, 是韓國首屈一指的整理顧問.
本書分為兩部, 第一部著重於整理概念, 第二部則為空間, 時間與人脈三方面來提供實踐能力的建議
強力推薦給赤魂的伙伴們與網路上的朋友去購買一本詳讀, 以下書摘含有Michael自己的註解, 也歡迎大家討論.
第一部 – 概念
p.26 自我評估
提供了一個Check List讓讀者詢問自己對空間, 時間與人脈整理能力做自我評估
評估分數將讀者的自我評估分為 1. 放棄整理型, 2. 初階整理型, 3. 潛在整理型, 4. 精英整理型 5. 達人整理型
p.44 整理力百日計劃與計劃階段
作者提到了做一件事情需要持續100天來培養實踐力
計劃階段分成四階段:
1. 每天丟掉一件物品
2. 每天寫下三個目標並執行
3. 實踐No Shopping
4. 認識新的人脈
p.60 – 66
作者提到愛因斯坦的名言: “天才支配混亂”
整理的概念與出發點應該是個主動式而非被動式, 整理是為了未來做準備.
p.70 –
整理能夠達到省錢省時的效果, 整理也是種室內設計
p.89 – 96
整理是執行力與創造力的培養而結果將能夠為整理者創造機會
p.108 – 125
整理人生的三大資源時間, 人脈與空間的三行程 — 淨空, 分配(分享), 填滿
第二部 – 實踐
p.138 – 139 空間整理能力的自我評估
相較於p.26的Check List, 空間評估顧名思義的提供了一個比較著重在物品與空間的Check List讓讀者自我評估
p.153 – 適才適所
收納的基礎是分組與分類
p.157 – 164 空間整理第三階段 (打掃)
作者提到若平常花最小的時間做打掃作業, 也就沒有做大掃除的必要, 相對的時間也就省卻未來大掃除所需要的”大時間”
為了幫助平常有效率的花小時時間做打掃, 打掃工具就變成非常重要, 這跟所有工程都要求的概念相同 —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p.165 – 178 丟棄雜物
這段作者建議我們要對擁有的物品保持著客觀的理性, 不應該對已經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物品作留戀, 並該保持物盡其用的觀念. 與其滯留在家裡某處, 不如送出去讓別人也能利用.
p.179 – 180 學習五階段整理法
1. 瞭解目的
2. 進行分類
3. 打造系統
4. 整理/整頓/打掃
5 設定規則
p.186 時間整理能力的自我評估
相較於p.26的Check List, 時間評估顧名思義的提供了一個比較著重在關於時間管理的Check List讓讀者自我評估
p.200 二十歲以上成年人一天24小時的使用現況
作者提供了一份24小時使用現況的Pie圖, 赤魂的伙伴們可以把平常作時間紀錄的Timesheet來跟此圖做個比對
p.224 人脈整理能力的自我評估
相較於p.26的Check List, 人脈整理評估顧名思義的提供了一個比較著重在關於管理人脈之能力的Check List讓讀者做自我評估
p.226 – 242 人脈整理三階段
1. 整理目前的人脈
2. 認識新朋友
3. 打造屬於自己的系統 — 作者見建議列出一張百人VIP人脈清單
p.243 – 一些人脈整理的範例參考